伟德betvlctor体育官方网站
集团首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科研项目>>正文
 
 

魏旭:“影子银行”部门最优债务期限结构的决定机制研究——基于不对称信息的视角

[发布日期]:2016-11-09  [浏览次数]:

2010 年以来,中国式“影子银行”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影子银行” 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期限错配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一问题会给“ 影子银行”部门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甚至有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风险隐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金融行业提供了前车之鉴。无独有偶,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美国金融部门,尤其是“影子银行”部门,大量使用短期债务为长期资产融资。大量学者认为,对短期融资的严重依赖所造成的期限错配,是此次金融危机产生和放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大多数对金融危机的研究,都把期限错配问题当作既定事实,尚缺乏让人信服的研究以解释金融机构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短期债务融资的原因。本项目拟对这一重要现象开展深入研究。对美国金融部门行为的考察,为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研究提供了强烈的借鉴意义。尽管美国和中国的“影子银行”部门无论是从形式还是操作方式来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然而两者在本质上也有诸多相同之处,例如均不在监管体系的监管范围之内, 均不受存款保险和中央贴现窗口的保护等。更重要的相同点在于,美国和中国的“影子银行”都具有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的功能,因此本项目对“影子银行”部门债务期限结构最优决策及其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除了可以为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前倾向于使用短期债务融资这一现象提出解释,也可用于分析中国“影子银行”日益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并互相比对,以作镜鉴。根据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将从三个方面展开:

(1)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部门期限错配问题日趋严重的成因

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资产状况不透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用平均质量来评估金融机构,这对资产质量良好的金融机构来说是不利的,因此他们会有动机去选择短期债务融资,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短期债务融资存在展期风险,因此一般来说,只有资产质量良好、现金流充足的金融机构才会愿意去承担这样风险,也就是说选择短期债务融资可以作为金融机构向投资人发出的信号,这被称为“直接显示机制”;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信息会慢慢被披露出来,投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其投资的资产有进一步的了解,而短期债务融资在到期以后,金融机构需要再次借债融资,此时被披露的信息会被投资人所考虑,从而资产质量良好的金融机构被低估的情况会有所矫正,这被称为“间接显示机制”。由于这两种机制的存在,短期债务融资便有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收益。本项目拟建立一个信息不对称下的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机构的债务期限结构问题。通过模型的分析,便可以讨论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是否会模仿资产质量良好的金融机构,以及“直接显示机制”和“间接显示机制”分别起到何种作用。

(2)分析在利率不确定的环境下,利率的变化对期限错配问题的影响

一般认为,美国国债利率可视作无风险利率,是债权人的最低利率要求。因此当国债利率上升时,债权人要求的(有风险的)债务利率也应随之上升。长期和短期国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债权人对长短期债务的(有风险的)利率要求,从而影响债务人的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然而2004 年起,美国进入一轮升息周期,短期无风险利率上升,长期无风险利率则变动较小。 然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影子银行”部门却增加了对短期债务融资的使用。这一现象,不再适用机会成本的解释,需要寻找替代的合理原因。本项目拟在前一阶段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无风险利率这一因素,以解释美国金融部门在金融危机前随着短期无风险利率上升,反而更多使用短期债务的现象。

(3)债务期限结构模型在我国的应用

本项目所建立的债务期限结构模型,不能止步于解释已发生的事实和现象,还需要放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下,考察模型的预测能力与推广能力。“影子银行”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金融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丰富的经济和金融现象背后,是理论与实践的金矿。 本项目拟结合我国“影子银行”的数据(主要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并对“影子银行”日趋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进行分析,展开风险评估,以及预测未来“影子银行”的债务期限结构行为。



上一条:方意: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 下一条:尹力博:大宗商品资产战略配置模型研究

关闭